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专题学习网
  •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2022-11-19 12:13  

    2022-11-18来源:《求是》2022/22

    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命题,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突出亮点。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新鲜经验作出科学概括,为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指明前进方向。认真学习领会这个重大命题,对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和蕴含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高屋建瓴、思想深邃的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科学理论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意义,同时也深刻揭示了科学理论引领事业发展的逻辑必然和历史必然。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近代以来,面对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深重劫难,正是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成功引领了救亡运动,指导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给在黑暗中苦斗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进而深刻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铁一般的事实表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但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中国化时代化才能落地生根、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指出,马克思主义“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对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我们党在早年吃过教条主义的大亏后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要“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一路走来,我们党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可以说,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找到革命、建设、改革的正确道路,完成近代以来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侧重解决的是“服中国水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侧重解决的是“应时代所需”的问题。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二者归根到底是统一的,真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必然是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真正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也必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面对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才能永葆马克思主义的生机活力。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讲新的飞跃,新就新在这一思想科学回答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时代课题。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进入新时代,面对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应时代之变迁、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进行了一系列新的具有开拓性意义的理论创造。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内容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形成了一个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智慧结晶。

    讲新的飞跃,新就新在这一思想形成了一系列新的重大原创性理论观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坚持老祖宗,又讲了许多新话,以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重大创新发展。提出坚持人民至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提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思想;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提出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等等。这些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作出的新的理论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讲新的飞跃,新就新在这一思想引领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新的伟大变革。理论飞跃的衡量标准不仅是理论问题,而且是实践问题,理论飞跃说到底体现在实践的伟大飞跃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的变革是划时代的、影响的人群是数十亿量级的、蕴含的价值是具有人类普遍意义的。这一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指引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中国人民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同耸立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征途,指引“中国号”巨轮不断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这一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核心就是力量,思想就是旗帜。“两个确立”作为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已经成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共识和共同意志,已经写在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心坎上,是党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两个结合”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内涵和实现途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两个结合”深刻指明了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揭示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树常青的奥妙所在。

    马克思主义只有为人们所普遍认同,才能成为真诚持久的信仰;只有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历史文化结合起来。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以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两个结合”的高度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高度重视“两个结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强烈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必将使我们党的理论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获得无比充沛的思想文化资源,也必将使我们党的理论更深地扎根于中国的土地上,扎根于亿万人民的心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推进“两个结合”中形成的,是坚持“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无论是在中央重要会议上阐述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还是在调研考察中同基层干部群众倾心交谈,或者是在国际重要场合公开阐明中国的原则立场,总书记始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思想源泉,旁征博引传统文化经典和历史典故,承继中华文明人文精神、道德价值、历史智慧的精华养分,开辟了在深厚传统中取精用宏、固本开新的治国理政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以其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精神感召力,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坚持“两个结合”,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全面系统的掌握,需要对本国国情有深刻准确的把握,需要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怀有足够的礼敬。要把“两个结合”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在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同时,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四、在践行“六个必须坚持”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报告从六个方面作了概括和阐述,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是我们党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正确路径,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揭示了这一思想根本的政治立场、彻底的理论品格、独有的精神气质、科学的思想方法,为把握好、运用好这一科学理论的思想精髓、进一步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提供了“金钥匙”,为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解决了“桥和船”的问题。

    “六个必须坚持”构成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贯穿体现在“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全部内容之中。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本的价值立场;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在的精神特质;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在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的理论品格;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突出特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风格;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展现了我们党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宽广格局,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有的大视野大境界。

    “六个必须坚持”既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点,也是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点。把握运用好“六个必须坚持”,就能更好地领会这一思想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更好地将其转化为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修养、理论素养、道德修养和履职尽责的本领。做到了“六个必须坚持”,对真理的认知就会更加深入,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就会更加显著,就能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奋进新征程,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给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任务更加紧迫、更为繁重。要增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深刻领会“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 2017 sjdztxx.ybu.edu.cn
  • 延边大学 版权所有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公园路977号 邮政编码:133002
  • 版权所有:联系我们
  •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280*768以上)